大家都爱去咖啡馆


现代人去咖啡馆,无外乎以下几种目的。

有人为了写东西找灵感而去,有人为了喝咖啡聊天而去,也有人因为社交媒体上的大肆宣传而去。



第一种人多半是自由作家,或是不需要朝九晚五呆在办公室码字的写作者。曾看过一位杂志编辑的自白,说他喜欢咖啡馆那种略带人声嘈杂又混合着咖啡香气的环境,那里往往更能催生出写作的灵感。


其实从咖啡馆普遍起来,就有作家沉迷于在这种氛围下创作。譬如海明威,居住巴黎期间就是本地咖啡馆的常客,最爱干的事就是坐在小咖啡馆的角落处,一杯咖啡喝一整天,拿着一个巴掌大小的小本和手上都快握不住的铅笔写写画画。他常去的那家“双偶咖啡馆”据说也是毕加索和其女友一见钟情的地方,所以有一种说法,说西方的文人如果不常去咖啡馆坐坐,喝上几杯,创作的灵感是出不来的。从前教书时,每每需要备课查资料或构思课程的设计,我也总爱背上电脑往咖啡馆一坐一下午,咖啡机的蒸汽机声音,周边人细碎的交谈声,杯子碰撞的声音,甚至小孩的哭闹和嬉笑声都显得可爱而治愈。



第二种人不为特殊的目的,纯粹为了消遣。有咖啡馆走的情怀路线,为自家的咖啡著书立传,吸引一批咖啡文化爱好者前去交流分享和学习。这种初衷当然很好,但凡用心做事的人们总是具有独特的吸引力,而他们在其中投入的热情和热爱也会影响到周围人的热情。居住在重庆成都,我总有闲情探探本地的咖啡馆,但是所有的感觉抵不上去普洱偶遇的那家咖啡馆。咖啡师知道我是外地来玩的人,很乐意跟我分享他们自己亲自动手烘焙加工的云南小粒,那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花香和风味。咖啡师告诉我,这是他们最近在尝试的一款新品,控制的时间和温度都不同以往,所以也一直在调试,而不经意的闯入让我很有幸成为了他们这款咖啡未推出前的品尝者。这样一群可爱的人,用了满满的热忱做出来的成果,成就了我对普洱这个城市最深刻和初始的好感。



第三种则是现代社交媒体发达的衍生产品。不似星巴克或者漫咖啡这样在国内已经遍地都是,几无特色可言的咖啡店,现在的人们追求不止是咖啡店的味觉,还有视觉和美感上的需求,于是应运而生的众多网红店便开始使出浑身解数,吸引顾客。北欧风的,少女风的,几何风的,工业风的,凡此种种,遑论咖啡如何,大多数去了以后都是目标明确——拍出秒杀别人的大片儿啊。时间总是往前走,所以咖啡店也不再止步于他的传统存在价值,顺应时代潮流已然是不可逆的商业趋势。



西方世界的咖啡文化古已有之,就好像我们的茶文化。对我们来说,咖啡诚然是一种舶来品,但同样能让他本土化,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。



评论